



9月7日深夜至9月8日凌晨,今年中國境內唯一一次全程可見的月全食亮相夜空,吸引眾多市民在不同地點拍攝“紅月亮”??死斠廊诿接浾?閔勇 攝
克拉瑪依融媒記者 崔文娟 攝于“克拉瑪依之歌”廣場。
趙蘭生 攝于克拉瑪依油田紅淺油區(qū)。

蔡銘 攝于準東油田。

楊建發(fā) 攝于市區(qū)(堆棧處理作品)。
邢善良 攝于獨山子區(qū)獨庫小鎮(zhèn)(二次曝光)。

田國建 攝于克拉瑪依石化公司(二次曝光)。

楊洋 攝于克白快速干道(二次曝光)。

張波 攝于獨山子區(qū)泥火山(堆棧處理作品)。

米爾扎提·艾合麥提 攝于烏爾禾區(qū)西部烏鎮(zhèn)(二次曝光)。

葉林 攝于克拉瑪依河中心景區(qū)(二次曝光)。
“‘紅月亮’太難得了,朋友圈都刷屏了,我們特意出來看看!”9月7日深夜,市民阿曼尼薩·木喀丁和朋友在我市“克拉瑪依之歌”廣場觀賞了月全食的壯觀景象。同時,廣場上還聚集著幾十位架著“長槍短炮”的攝影愛好者、天文愛好者和新聞工作者。
當天午夜至9月8日凌晨,今年中國境內唯一一次全程可見的月全食亮相夜空,天空出現了罕見的“紅月亮”。
月食,在古時被稱為“天狗食月”。它發(fā)生在太陽、地球、月球三者恰好或近似排列成一線之際。此時,月球穿越地球的陰影區(qū)域,位于月球與地球之間的地帶便會目睹太陽光因地球遮擋而形成的月球局部缺失,這一現象便是月食。而當月球完全進入地球的本影之中,便會呈現出月全食的景象。
即便在全食期間,月亮也不會徹底消失在夜空之中。這是因為地球的大氣層能夠折射太陽的光線,使得部分陽光依然能觸及月球表面。然而,波長短的藍光在穿越地球大氣時容易被吸收和散射,因此,最終抵達月球的光線以波長較長的紅光和橙光為主,這就使得月亮呈現出了“紅月”的樣子。
市攝影家協會主席閔勇說:“我們挑選了‘克拉瑪依之歌’雕塑、友誼大橋等地標性建筑及油田生產現場作為攝影背景,目的就是讓‘紅月亮’與克拉瑪依的美景相映成趣。”
當晚,人民日報客戶端、微博、視頻號同步直播全國各地月全食景觀,克拉瑪依頻頻亮相。
市攝影家協會會員艾克熱木江·帕爾哈提和田治民配合人民日報社,直播了克拉瑪依月全食景象。
“看到直播頁面上標注的‘新疆克拉瑪依’字樣,我內心非常激動,我們憑借自身的專業(yè)技術,讓全國人民看到了克拉瑪依的美麗風光!”田治民說。
此次月全食自9月7日夜里23時28分半影食開始,9月8日凌晨02時12分迎來“紅月亮”最圓滿、色彩最為濃烈的輝煌瞬間,9月8日凌晨04時55分半影食結束。
“紅月亮”難得一見,上一次我國可見全過程的月全食在2022年11月8日;而下一次可見全過程的月全食則要等到2028年12月31日至2029年1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