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司紅軍
人物檔案
【年齡】57歲
【職務/身份】原中國武警政治工作部文工團男高音歌唱家、一級演員
【家鄉(xiāng)寄語】
闊別故土心愈近,赤子遙祝寄深情。愿油城描繪新發(fā)展宏圖,乘時代長風再啟航!故鄉(xiāng)的石油血脈永駐心田,我將用歌聲傳頌這片熱土的榮光。
【我為家鄉(xiāng)獻一策】
希望家鄉(xiāng)的相關部門能夠為音樂學習者、愛好者提供更多、更好、更高的展示平臺,讓音符為這座城市增添別樣的光彩。
“當年我趕著馬群尋找草地……”今年2月4日,農(nóng)歷大年初七,回克拉瑪依過年的司紅軍被朋友帶到了狼嚎山景區(qū)。當瞭望遠處的克拉瑪依城區(qū),他心潮涌動,忍不住唱起了這首《克拉瑪依之歌》。
從簡陋場地的稚嫩詠嘆,到天安門廣場的指揮雄歌;從借錢參賽的寒酸學子,到榮立軍功的軍旅歌唱家……司紅軍,這位從克拉瑪依走出的男高音歌唱家的生命樂章,始終激蕩著兩個強音:對藝術的求索、對家國的眷戀。
詠嘆調(diào)
1968年5月4日,一個男嬰呱呱墜地。在青年節(jié)這個特殊的日子里,父親鄭重地為他取名“紅軍”。這個帶著時代烙印的名字仿佛一粒種子,早早埋下了司紅軍一生魂牽夢縈的向往。
受喜歡唱歌的姐姐的影響,司紅軍也愛上了唱歌。童年沒有華麗的舞臺,父親的朋友們就是他的第一批聽眾?!白屝鹤映獛资赘柚d”是父親待客的“保留節(jié)目”。一句句真誠的贊美,像陽光一樣滋養(yǎng)著他。
夢想的種子在現(xiàn)實的土壤中掙扎。父親驟然離世之后,生活的重擔開始壓向司紅軍,但他沒有放棄音樂。
在鉆井中學上學時,包括司紅軍在內(nèi)的十幾名學生在楊萬善老師的組織下成立了聲樂興趣小組。他們的練習場,是教學樓走廊盡頭一個廢棄的廁所。
每周兩天的下午,司紅軍都會雷打不動地出現(xiàn)在這里,一練就是三年。日復一日的摸索中,他體會到了歌唱時腹部支撐的力量感和聲音在體內(nèi)產(chǎn)生的奇妙共鳴。
1987年5月4日,命運之神在司紅軍19歲生日這天叩響了門扉:曲阜師范大學藝術系來克拉瑪依招生,面試就在第二天早晨,地點在離白堿灘區(qū)約20公里的克拉瑪依市教委!正在上課的司紅軍來不及回家,找班主任借了10元錢之后就一路飛奔到汽車站。
“我愛你呀老山蘭,頑強的生命倍受了摧殘……”面試現(xiàn)場,司紅軍自信地演唱了《我愛老山蘭》。他真摯的情感、明亮的音色、飽滿的情緒征服了考官——在“60進3”的殘酷競爭中,他脫穎而出,獲得了擁抱更廣闊藝術天地的通行證。
孤勇者
1989年,大學畢業(yè)的司紅軍回到克拉瑪依,被分配到母校鉆井中學當音樂老師。角色的轉(zhuǎn)換并未冷卻他對歌唱的赤誠。簡陋的辦公室里,他堅持練聲,日復一日。
克拉瑪依的偏遠,像一道無形的墻。當歌唱技巧遭遇瓶頸,無人可問的苦悶常如影隨形。為了突破,他省吃儉用,將微薄的工資攢成通往藝術殿堂的階梯。
1992年,司紅軍進入中央音樂學院干部進修班,師從馬洪海和吳其輝兩位教授。兩年的系統(tǒng)學習,為他的藝術生涯注入了強勁動力。此后多年,他經(jīng)常利用寒暑假或出差間隙,提著行李直奔北京老師家中上課。遇到無法把握的問題,他會毫不猶豫地打長途電話到北京。他在電話這頭唱,老師在那頭聽、指點。話費昂貴,但他覺得值。
攀登的足跡在比賽中刻下印記:1990年克拉瑪依市首屆KTV電視歌手大賽一等獎、1992年第二屆全國石油職工文化大賽表演一等獎;1995年至1997年新疆青年歌手大賽美聲組三連冠、1995年“益通杯”全國青年業(yè)余歌手大賽美聲組二等獎……司紅軍就像新疆音樂圈的一匹黑馬,橫空出世。
然而,光環(huán)背后是常人難以想象的艱辛。
1994年盛夏的烏魯木齊火車站,從中央音樂學院進修歸來的司紅軍肩扛六七個塞滿的行李包,因行李超重要被罰幾百元。他只好窘迫地懇求車站工作人員。打開行李的剎那,翻錄磁帶和學習資料傾瀉而出,工作人員起了惻隱之心,象征性地罰了他十幾元錢便放了行。
1995年參加“益通杯”大賽前,司紅軍翻遍所有積蓄也沒湊出多少錢,連參賽的服裝費、路費都捉襟見肘,只好向親朋好友求助。
更大的舞臺——全國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青歌賽)在向他招手。1998年第八屆青歌賽,他以微弱差距獲美聲組優(yōu)秀歌手獎;2000年第九屆青歌賽,他再次獲得優(yōu)秀歌手獎。兩次鎩羽而歸沒有擊垮他,他像沙漠中的胡楊,將根更深地扎入藝術的沃土。
橄欖綠
命運的轉(zhuǎn)折在2001年降臨??死斠朗懈栉鑸F團長朱新民——一位部隊轉(zhuǎn)業(yè)干部,也是司紅軍的好友帶來一個消息:武警新疆總隊將成立文工團,要招錄文藝兵!
司紅軍沉寂多年的軍旅夢瞬間被點燃:“我要去?!?/p>
原來,12歲那年的征兵季,“一人參軍,全家光榮”的橫幅讓他早早萌生了當兵的念頭。170多厘米的個頭在少年中已算挺拔,但單薄的身形卻成了阻礙。雖然那一次軍旅夢碎,但當兵的夢想始終深藏他心底。
2001年底,經(jīng)過層層篩選,司紅軍用《說句心里話》和《小白楊》這兩首歌曲征服了考官。一個月后,33歲的司紅軍毅然放棄了克拉瑪依文理學院藝體系主任的優(yōu)厚待遇,穿上了橄欖綠,成為一名軍旅歌者。
入伍后不久,司紅軍便迎來了第十屆全國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業(yè)余組)美聲唱法總決賽。這一天,恰逢他的生日。他以一曲《天安門廣場》技驚四座,獲得演唱最高分98.83分!
然而,命運在綜合素質(zhì)測試環(huán)節(jié)開了個玩笑,他以微弱差距與金獎失之交臂。幸運的是,他用這個特殊的“生日禮物”為武警部隊代表隊奪得團體第一名立下大功,榮立個人二等功。不久,他調(diào)入中國武警政治工作部文工團,登上了國家級藝術平臺。
身份的轉(zhuǎn)變,讓司紅軍對“為兵服務”有了更深的理解。他主動深入邊防哨所、執(zhí)勤要塞演出。炎炎烈日下,寒冰刺骨中,傾情歌唱的他深受官兵們的喜愛。
2015年9月3日,天安門廣場。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閱兵式隆重舉行。首次亮相的解放軍合唱團氣勢磅礴。
這也是司紅軍人生中的高光時刻。在分指揮隊列中,47歲的司紅軍與20歲左右的戰(zhàn)友們一起,在三個月的酷暑中苦練體能、軍姿,臉龐曬得黝黑發(fā)亮。當指揮棒揮動,雄渾的軍歌響徹云霄,那一刻,石油人的堅韌、歌唱家的赤誠、軍人的榮耀,在他身上完成了最終的和聲。任務結(jié)束,他被閱兵聯(lián)合指揮部授予“閱兵優(yōu)秀教練員”稱號,并榮立個人三等功。
心歸處
無論舞臺多么輝煌,司紅軍心中最深的烙印,永遠是那片培養(yǎng)了他的土地——克拉瑪依?!拔沂强死斠劳尥蕖?,這句樸素的自白,是他生命樂章中最執(zhí)著的低音部。
2005年,已是著名青年歌唱家的司紅軍考入沈陽音樂學院民族聲樂系,攻讀藝術碩士學位,師從院長劉輝教授。學業(yè)精進的背后,一個念頭愈發(fā)清晰:用自己的專業(yè)回報家鄉(xiāng)!
如何回報?歌唱,是他唯一也是最好的方式。
“我只能用我的歌聲來回報自己熱愛的這片土地?!睅е@份感恩,在克拉瑪依有關部門的幫助和支持下,他傾注心血先后打造了專輯《克拉瑪依之歌》《牽掛》,其中,《牽掛》被納入克拉瑪依人文化精品系列。
更直接的回饋,是帶著歌聲回家。
2011年8月,八一建軍節(jié)慰問演出與CCTV“激情廣場”克拉瑪依篇演出時間沖突。作為軍人,下部隊慰問是職責所在;作為克拉瑪依的孩子,回鄉(xiāng)演唱是情之所系。經(jīng)過艱難抉擇,司紅軍忐忑不安地找到部隊領導說明情況。領導理解了他的赤子心腸,特批他回鄉(xiāng)。在“激情廣場”的舞臺上,他飽含深情地唱響了《克拉瑪依之歌》。
從2012年開始,司紅軍多次利用假期,邀請戰(zhàn)友組成小型演出隊,回到克拉瑪依義務演出。沒有華麗的舞臺,沒有絢麗的燈光,油田腹地、社區(qū)、抗洪救災一線、養(yǎng)老院、武警支隊、公安系統(tǒng)……處處留下他們的足跡和歌聲。
司紅軍記得,有一次在油區(qū)演出,戈壁灘上熱浪滾滾,氣溫高達四十多攝氏度?!盎鹄崩钡奶?,觀眾席很曬,但大家還是很高興。”司紅軍動情地回憶。
“我不需要多大的舞臺,也不會考慮演出環(huán)境的好壞,更不想給家鄉(xiāng)增添負擔?!彼炯t軍說,“我唯一的愿望,就是回到家鄉(xiāng),用歌聲回報家鄉(xiāng)、回報父老鄉(xiāng)親?!?/p>
他的初衷簡單而純粹——作為克拉瑪依的孩子,他只想以最高的藝術水準,為這片養(yǎng)育他的熱土獻上最動聽的歌聲。這是一位游子對故鄉(xiāng)最赤誠的獻禮,和對藝術純粹性最本真的堅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