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陸利祥正在巡檢。 通訊員 張丹揚 攝
????酷暑時,沙漠仿佛一個巨大的“蒸籠”,稍待片刻,人就會大汗淋漓,汗水在衣衫上留下一片片雪白的汗?jié)n????凜冬時,氣溫最低可至零下40多攝氏度,寒風刺骨,積雪過膝,每走一步都需要把腿從雪里拔出來,而他至少要走1個小時
????巡線一走就是一天,餓了啃干糧、渴了喝白水,惡劣自然環(huán)境中,每一次巡線任務都是一次對意志與體力的考驗
????上個月28日,氣溫零下14攝氏度,古爾班通古特沙漠腹地,一望無際的白雪黃沙中兩個紅色身影走走停停。
????“這段輸氣管道地處強風口,容易出現(xiàn)管道裸露,咱得看仔細點。”油氣儲運公司石西站巡線工人陸利祥和他的同事正認真檢查管道安全情況。
????石西站共有13條油氣管線,總長接近700公里,大多位于風沙肆虐、人跡罕至的沙漠中。準噶爾盆地內(nèi)各油氣田生產(chǎn)的天然氣通過這些管線輸送至北疆各大城市。
????陸利祥在石西站從事巡檢工作已有18個年頭,巡線途中,他“領教”過沙漠各種惡劣天氣的厲害??崾顣r,沙漠仿佛一個巨大的“蒸籠”,稍待片刻,人就會大汗淋漓,汗水不斷被烈日“烤干”,在衣衫上留下一片片雪白的汗?jié)n。一天下來,要喝七八斤水才能保證體內(nèi)有足夠水分以防中暑;凜冬時,氣溫最低可至零下40多攝氏度,寒風刺骨,積雪過膝,每走一步都需要把腿從雪里拔出來,多數(shù)人走10分鐘便會筋疲力盡,而他至少要走1個小時。巡線一走就是一天,餓了啃干糧、渴了喝白水,惡劣自然環(huán)境中,每一次巡線任務都是一次對意志與體力的考驗。
????巡線工既要當管道的“體檢大夫”,每天檢查沿途管線有無跑、冒、滴、漏,設備是否被凍壞,還要當管道的“急診大夫”,配合維修班組進行人工測溫、隱患整治等工作。陸利祥還記得10多年前的一個寒冬,他在巡線途中接到指令,急需疏通一段減阻劑加注管路。堵塞物都是像豆腐腦一樣的半固體,而戴著棉手套操作會極大降低效率。陸利祥心一橫,赤手伸向冰涼的堵塞物,那鉆心刺骨的冷,到現(xiàn)在都令他記憶猶新。等活干完,他的10根手指早已凍得沒有了知覺,回到房里幾個小時才緩過勁來。
????陸利祥說,在油氣儲運公司,像他這樣的巡線工人共有210名。他們?nèi)諒鸵蝗請允卦诃h(huán)準噶爾盆地4000多公里油氣環(huán)網(wǎng)上,堅守在艱苦的戈壁荒漠中,用腳步丈量管道、用汗水守護安全,全力保障油氣管線輸送平穩(wěn),讓千家萬戶擁有一個個溫暖的冬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