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田媛媛(右)和同事學習2024年新疆油田公司職代會精神。新疆石油報通訊員 張金輝 攝
舉起相機、調(diào)整焦距、按下快門,鏡頭下,她定格了現(xiàn)場員工一個個認真工作的瞬間。
她,就是采油一廠第二采油作業(yè)區(qū)綜合組宣傳員田媛媛。
田媛媛是一個感性的人,與她相處過的人都知道,只要靈感一來,她就會立刻坐在電腦前,“噠噠噠”地將文字敲打出來。無論是生產(chǎn)現(xiàn)場的平凡瞬間,還是與同事間的隨意交談,她都能敏銳地捕捉到鮮活的新聞素材。
“今天我要去班組拍視頻,和班長約了好久”“我們的稿件又上《新疆石油報》了”“太棒了!我發(fā)現(xiàn)了一個好素材,現(xiàn)在就去采訪一下當事人”……每一篇稿件、每一張照片、每一個短視頻,都凝聚了她對宣傳工作的熱愛與執(zhí)著。
“我一定能行”
俗話說“先苦后甜”,每當回憶起作為通訊員的成長歷程,田媛媛都感慨萬千。從一名對宣傳工作一知半解的“小白”成長為如今的宣傳“大拿”,其中的酸甜苦辣,她有深刻的體會。
那時,休完產(chǎn)假剛回到工作崗位的田媛媛,因工作需要被調(diào)至綜合組,負責宣傳工作。起初,她倍感壓力。此時,她又接到了為廠領導到班組調(diào)研撰寫稿件的緊急任務,且第二天就要完成上稿,這對于剛接觸宣傳工作一個多月的田媛媛來說,無疑是個巨大的考驗。那一夜,她輾轉反側,難以入眠。
第二天,田媛媛決定全力以赴,她給自己加油打氣“我一定能行”。她拿起一張白紙,仔細梳理會議議程和課件內(nèi)容,思考良久后,屏幕上的文字如流水般閃爍,她反復推敲和琢磨稿件標題和內(nèi)容,不斷修改,直至自己滿意。當稿件被采納并被成功刊發(fā)后,她心中涌起一股難以言喻的幸福。
得到大家的肯定和認可后,田媛媛更是干勁十足。她深知,唯有不斷學習和積累才是成長的真正動力。于是,她一邊努力掌握宣傳工作的基本知識,一邊積極從各類新聞報道中汲取經(jīng)驗和靈感。
“特別有成就感”
有時候稿件未能被采納,田媛媛心中也曾閃過放棄的念頭。
那段低谷時期,她反復琢磨自己的稿件,究竟是標題不夠新穎,還是時效性不夠強?在請教資深宣傳員后,她找到了自己寫作中存在的問題,并找到了解決方法。她穿上工服,走出辦公室,與班組員工一起深入現(xiàn)場,了解工作的細節(jié),采訪員工的真實感受。
漸漸地,一篇篇飽含真摯感情的稿件孕育而生,《時間從不辜負每一個奔跑者》《陽光很烈 他們很美》《“慢性子”成就工作“快模式”》《“泥巴兄弟”趕上產(chǎn)》等,都是她描寫出的生動的一線故事。僅在2023年,田媛媛個人的撰稿量就達到了200多篇,并多次被評為廠級優(yōu)秀通訊員。
勤奮好學、不斷進取的田媛媛,心中萌生了一個新的想法:作為宣傳人員,不僅要擅長撰寫稿件,還要掌握新技能——視頻宣傳。
田媛媛第一次制作視頻是為了向一位即將退休的師傅致敬。那一夜,她工作到凌晨3時。
當這段視頻在那位退休師傅的歡送會上播放時,現(xiàn)場充滿了惜別與不舍,同時也彌漫著幸福與感動。那一刻,田媛媛的眼眶濕潤了,她覺得自己所有的努力和付出都是值得的。
筆耕不輟,用心成章。田媛媛說:“能夠宣傳出身邊的感人故事,特別有成就感。今后我也將繼續(xù)為宣傳基層貢獻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