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檔案】
楊敏杰,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克拉瑪依校區(qū)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yè)2020屆畢業(yè)生。目前就職于中國石油西部鉆探井下作業(yè)公司,2020年至2021年任連續(xù)油管基層隊技術員,2022年至2024年任儲改中心連續(xù)油管室主任,現(xiàn)任井下作業(yè)公司儲層改造研究中心副主任。

工作中的楊敏杰。圖片由本人提供
工作近5年來,楊敏杰共計參與各類井筒作業(yè)施工100余井次,先后參與科研項目9項,編寫并受理發(fā)明專利12項,2023年與團隊成員共同攻關的《側鉆小井眼無限級分段壓裂技術》成果榮獲中油技服科技進步三等獎,該技術整體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緣起:誤打誤撞至此
2016年的盛夏,楊敏杰站在了人生選擇的十字路口。面對高考志愿填報書,這個來自陜西省渭南市一個農民家庭的青年,獨立做出了令人意外的決定——選擇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克拉瑪依校區(qū)。
“因為當時克拉瑪依校區(qū)是首次招生,分數(shù)相對適中,所以我也沒和爸媽、姐姐商量,自己就定了。”回憶當初報考的原因,楊敏杰坦言,選擇主要出于現(xiàn)實考量,對自己即將學習的專業(yè)以及石油行業(yè)一無所知。
然而,初到克拉瑪依的現(xiàn)實卻給這位青年澆了盆冷水。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克拉瑪依校區(qū)占地面積大,校舍整潔明亮,硬件設施令楊敏杰很滿意。但由于是首次招生,學生人數(shù)少,加之沒有師哥師姐,缺乏前輩指引,這讓楊敏杰一度對學業(yè)和前途陷入迷茫。于是,他通過主動找老師溝通、參加實習實踐來打破困局?!坝浀玫谝淮巫哌M學校的實驗室,看著那些精密的機械儀器,既興奮又緊張?!彼f。
抉擇:義無反顧留下
2019年秋招,面對各油田公司、石化公司遞來的“橄欖枝”,就像填大學志愿時一樣,楊敏杰幾乎沒有猶豫,就與西部鉆探公司簽訂了三方協(xié)議,成為連續(xù)油管作業(yè)團隊的一員。
當初,在開往克拉瑪依的列車上,楊敏杰就想好了,大學畢業(yè)要回老家工作,在家附近能幫襯父母。當時在他看來,“讀完書就回家”似乎是必選的路徑。
然而,這個想法在他即將揮別大學校園時發(fā)生了徹底的改變。新疆雖離家近3000公里,但西部鉆探對自己所學的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yè)有大量的人才需求,楊敏杰學的剛好是他們需要的技能。
這個選擇,主要出于楊敏杰的對自身情況的總結——小時候天天幫父母干農活,不怕吃苦;還有他對行業(yè)前景的深刻洞察:新疆油田的蓬勃發(fā)展與國家能源戰(zhàn)略同頻共振,在大學學到的一身本領需要在這個舞臺上才能盡情發(fā)揮、接受鍛煉。只不過,父母聽到他的選擇后是有些猶豫的:離家這么遠,又是邊疆,未來會怎樣?
2020年7月,學校號召118名留疆學子聯(lián)名給習近平總書記寫信表達扎根西部的決心時,楊敏杰的名字赫然在列?!笆盏娇倳浕匦诺哪且豢蹋歇q豫都煙消云散了,我的三方協(xié)議上像是閃著光環(huán)?!彼f。
楊敏杰說,那幾天,爸媽、姐姐以及村里的親戚都通過電話和微信聯(lián)系他,問他新聞聯(lián)播上說總書記給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克拉瑪依校區(qū)學生回信的事是不是也有他的份兒?!爱斔麄兊玫娇隙ù饛秃蠖己芗?,這下子父母再也不提讓我取消協(xié)議回陜西的事了。面對同學和朋友,我也特別自豪地說,總書記親自鼓勵我們了,我要留下好好干?!彼f。
體驗:現(xiàn)實枯燥且累
當楊敏杰帶著“機械設計211高材生”的光環(huán)入職,卻在首次上井時被現(xiàn)實擊碎幻想——沒有干凈整潔的辦公室,沒有精密的3D建模,只有沾滿原油的油管和此起彼伏的“接工具”的呼喊聲。
初進西部鉆探井下作業(yè)公司,楊敏杰被分配至瑪湖作業(yè)區(qū)連續(xù)油管三隊。在井隊上的日子是枯燥、勞累且臟的。因為不懂操作,楊敏杰每天早上8點帶著工具包跟著班長、師傅去現(xiàn)場。班長接管線,他就負責在旁邊遞工具。
“上學時想著設計鉆井平臺,結果先學了擰螺絲。”楊敏杰笑稱。初次參與連續(xù)油管作業(yè),他每天重復接遞數(shù)百次管鉗等工具、搬抬多根15公斤重的管線,直到手套被磨破好幾雙后才懂得“地面小班”的含義。累對楊敏杰來說不在話下,從小幫父母干農活的他早就對工作后的辛苦有了預判,但戈壁灘上無盡的荒蕪與風沙裹挾的塵垢,令他一度感到窒息般的壓抑。
瑪湖10億噸級特大油田是保障西部油氣能源增儲上產的重要接替區(qū)。每到冬天,西部鉆探都有數(shù)十支井隊、上千人在新疆的大漠戈壁中過冬打井。
“新疆的冬天太冷了,風沙打在臉上像針扎一樣?!?020年底,楊敏杰第一次在井場過冬。他每天早上8點多離開宿舍,到值班房開完班前會,領到當日工況和任務,接到工具后就出發(fā)上現(xiàn)場。冬季的戈壁灘上灰白一片,井和井之間全靠沙石連接。觀察施工狀態(tài)、修井設備維護、記錄儀器參數(shù)……同樣的工作重復一上午后,送午飯的車就來了。吃完午飯休息一會兒,再繼續(xù)到其他井口干同樣的活兒。夜幕降臨,宿舍門外是零下30多攝氏度的冷空氣,門內是一盞燈、一張床、一個人,楊敏杰只能通過戈壁灘上不太好的信號和一整天都沒時間聯(lián)系的遠在陜西的女朋友聊聊天。夏天會好一點,新疆的太陽落山晚。結束了一天的工作,楊敏杰有時會和班長一起在戈壁灘上撿石頭,或者席地而坐吹著熱風聊家常。每個月收到工資后,楊敏杰都苦笑——對一個剛大學畢業(yè)不久的年輕人來說,拿著薪酬卻沒有時間看看外面的世界,這讓他領會到了一線石油工人的枯燥。
除了枯燥,令楊敏杰覺得難受的還有每次結束工作后渾身沾著油污和異味的那身工作服。很多時候,他搬運的管線上都沾有油漬,需要拆卸的工具被吊車吊起后,其內殘留的洗井液和油液等的混合液體和就這么漏下來,常常漏到工作服上、安全帽上甚至臉上,油膩且伴著強烈的氣味。這些都是楊敏杰當初沒有預想到的。
2020年11月,接連幾場大雪封住了通往井場的道路。已經(jīng)連續(xù)半個多月沒有回過生活基地的楊敏杰被項目部領導派至另外一個井隊,學習和承擔一項名叫“穿電纜連續(xù)油管射孔”的新工藝。楊敏杰的其中一項任務,就是要給這個新工藝制作電纜連接接頭。
那天下午5點多,在零下20多攝氏度的戈壁灘上、油井架旁,他開始了自己的第一次獨立操作。截面積僅鋼筆粗細的電纜接頭,需將7枚精密零件嵌進鋼管,然后將電纜焊接起來,還要防止短路。制作一個接頭需要捋順無數(shù)個零部件,大概需要6個小時才能完成1個接頭的制作。對楊敏杰來說,這項自己也才剛剛學會的新工藝,連具體步驟都沒記清,更別提直接上手了。于是,他就把手機里拍攝記錄的照片放在手邊,邊看邊學,邊學邊做……寒風中,他的手指很快失去知覺,虎口被鋼絲鉗磨出血泡,最后連剪斷鐵絲的力氣都快沒了。
又一次失敗時,在旁配合的技術員嘟囔著:“你這大學生行不行???”操作手則提議“明天再試吧”。可他知道,井隊等不起。越被質疑,他就越想把這事干成。凌晨4時的戈壁上,他跪在結冰的防滲膜上,用牙齒咬住手電筒,借著微弱的光核對零件、檢查接頭。睫毛凝霜的視線里,那些鍍銀的接插件仿佛都在嘲笑他。
凌晨6時,接頭終于連接測試完成,本井最終實現(xiàn)了連續(xù)油管穿電纜單次射孔12槍的壯舉,打破了行業(yè)紀錄。在值班房的窄凳子上躺了一會兒,極度疲憊卻怎么都睡不著的楊敏杰爬起來走出了門。連續(xù)高強度工作了24小時的他,望著寒夜中的星星點點,想起前一天才因工作太忙不能及時回復女友消息而吵過的架,這個22歲的陜西小伙蜷坐在巡井用的皮卡車頭抹起了淚。
突破:實現(xiàn)技術發(fā)明
2022年4月的一天深夜,他的工服袖口還沾著機油,眼底卻泛著血絲——這已經(jīng)是第三個不眠夜了。
3天前,那個從國外引進的開關滑套工具突然脫落在MaHW1352井底的消息,像塊巨石砸進項目組。作為現(xiàn)場最年輕的技術員,楊敏杰接下了這個設計制作打撈工具的緊急任務?!肮ぞ呖ㄔ诨桌铮€能活動,就像魚鉤勾住了條活魚?!眹夤ぞ卟馁|過硬、結構特殊,常規(guī)打撈方案根本行不通,他和師傅婁增帶著團隊熬了兩天,在圖紙上畫出密密麻麻的標注,設計出三套截然不同的打撈工具。
第一套工具下井時,所有人屏住呼吸。凌晨3點的操作間里,儀器突然傳來微弱震動——“抓上了!”歡呼聲未落,工具又因受力脫扣,像抓在手心的冰,化了。第二套工具帶著全隊希望沖進夜色,可這次連小小的銷釘都成了攔路虎。為找顆匹配的螺絲,他們連夜開車百公里,從井隊開回克拉瑪依市區(qū),一路開一路找,最終在測井公司的倉庫里配對成功,返回時,天邊已泛起魚肚白。
真正的崩潰發(fā)生在第二次失敗后。楊敏杰剛在皮卡后座瞇了十分鐘,消息就來了:“又脫了!”于是,第三套工具成為了破釜沉舟的那一個。多爪式結構、可退式卡瓦、帶壓作業(yè)工藝……楊敏杰把前幾次失敗的教訓全融進設計圖。當修井機終于拽出那個布滿牙印的金屬物時,朝陽正刺破云層。
這場持續(xù)72小時未眠的“戰(zhàn)役”,最終化作楊敏杰檔案柜里的專利圖紙。目前,“可重復打壓可退式打撈裝置”已成功獲得專利受理。這項創(chuàng)新使工具打撈成功率從65%提升至92%,創(chuàng)造了數(shù)千萬元的經(jīng)濟效益。
2023年,楊敏杰針對油田老區(qū)老井“上產難、挖潛難、改造難”的突出問題,探索出“側鉆小井眼無限級分段壓裂技術”,在準噶盆地推廣應用60余層段,累計增油超萬噸,增氣百萬立方米,創(chuàng)當年西部鉆探科技進步最佳成效。這項成果也讓他榮獲2023年中國石油集團公司“青年崗位能手”稱號。
領悟:不負囑托期望
高三時,楊敏杰一直有個強烈的愿望:當一名空軍飛行員。為此,他在高考前參加了空軍招考并順利通過。然而,母親因擔心“過于危險”,堅決阻止了他的空軍夢?;叵肫疬@件事,楊敏杰說:“不讓我上天,那我就入地。我現(xiàn)在只想認認真真把井下作業(yè)這件事搞明白?!?/p>
在楊敏杰辦公室旁的榮譽墻上,最顯眼的位置放著裝裱好的回信。工作5年來,楊敏杰對總書記的回信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對于一個農民家的兒子,這封信對我來說就像是一個指令,一個黨和人民下的重要指令,讓我們好好利用在學校學到的理論知識,扎根邊疆,在工作崗位上釋放和展現(xiàn)自己的能力。如果我做不到,或者不拼盡全力做,那不就是愧對總書記的囑托,愧對黨和人民嗎?”因此,他認為,“努力成為可堪大用、能擔重任的西部建設者”就是對118名留疆畢業(yè)生最深刻的囑托。
“梧高鳳必至,花開蝶自來。5年來,我用自己的努力和付出,換來了我個人的實績,以及公司給予我的更大舞臺。所以我堅信,當初我的選擇沒有錯,未來我也絕不會走,這里就是我要持續(xù)發(fā)光發(fā)熱的地方。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時代使命,而我的使命就是扎根邊疆?!睏蠲艚苷f。
打算:事業(yè)家庭兼顧
如今的楊敏杰已是儲層改造研究中心的副主任,管理著70余人的技術團隊。對于未來,楊敏杰有著清晰的規(guī)劃——技術上要攻克超深井作業(yè)難題,管理上要建立標準化操作流程。“我是從技術員干起來的。論技術,我很有自信;但談到管理,我是個新手。”楊敏杰說,他打算盡快熟悉新崗位的全業(yè)務流程,在部門管理方面多請教多學習,爭取盡快成為一名符合崗位要求和公司發(fā)展需求的多面手。
目前,他已將妻子接到克拉瑪依安家,計劃在近兩年迎來新生命,完成從二人世界到三口之家的轉變。這位鐵漢柔情的油田漢子,在荒漠中種出了屬于自己的“家庭綠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