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內公路建設中首座專為動物遷徙架設的天橋橫跨在新國道216線。

12月27日,新疆卡拉麥里山有蹄類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qū)天橋上多了幾行新鮮蹄印。今冬,這座天橋開始發(fā)揮作用。

橋上橋下各自通行互不干涉。

矮馬穿過新國道216線路下通道。

蒙古野驢奔跑在卡山保護區(qū)。
????12月27日,新疆卡拉麥里山有蹄類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qū)(簡稱卡山保護區(qū))天橋上多了幾行新鮮蹄印。今冬,這座天橋開始發(fā)揮作用。????這是國內公路建設中首座專為動物遷徙架設的天橋,地處新國道216線新疆富蘊至五彩灣一級公路k335到k350段。
????“每年冰雪覆蓋大地的時候,戈壁灘上食物匱乏,鵝喉羚就開始遷徙了?!笨死斠朗幸吧鷦又参锉Wo協(xié)會會長趙蘭生說。
????過去,我國修建公路時,一般為野生動物挖“路下通道”,隨著對野生動物的研究深入,專家發(fā)現(xiàn)一些大型哺乳動物,有向高處攀爬的習性,因此,在新國道216線上首次修建了上跨式天橋以便動物通行。
????這座天橋長約100米,寬50米,凈高6米,橋面鋪撒了50厘米厚的砂土層,使其與周圍土質保持一致。橋面上鋪灑了草種、動物糞便引導動物通過。
????根據(jù)當?shù)亓植菥痔峁┑耐ǖ涝O置意見和建議,新國道216線采用一級公路全封閉式通車設計,在卡山保護區(qū)段,共設置58座橋梁,除這座天橋外,還有5處敞開式動物通道、21處下穿式動物通道,其余橋梁兼做動物通道。
????老國道216線因未采取全封閉式通車設計,曾發(fā)生野馬被撞死事件。
????卡山保護區(qū)建立于1982年,面積約為1.7萬平方公里,是新疆面積最大的野生動物保護區(qū),棲息著普氏野馬、蒙古野驢、盤羊、鵝喉羚等國家一、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責任編輯:崔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