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我又來看您了……”
????4月4日,清明節(jié),在喀什地區(qū)英吉沙縣芒申鄉(xiāng)喀爾瓦西村西南面的公墓里,58歲的烏麥爾艾力一邊清掃著一塊墓地,一邊喃喃念叨著。
????擺放好香燭、水果等祭掃用品,他帶著家人雙腿跪地,向著墓碑磕頭祭拜。
????他祭拜的是好友王軍的奶奶李淑卿。
????王軍在克拉瑪依工作,因父親曾在喀爾瓦西村生活,奶奶去世后就葬在了那里。克拉瑪依距喀爾瓦西村近兩千公里,清明祭掃成了難題。
????20年前,烏麥爾艾力一句“給奶奶上墳的事,以后都交給我”,成了他堅守至今的諾言。
????“王軍有的,烏麥爾艾力也得有”
????烏麥爾艾力和王軍的情誼,來自兩個家庭。
????1978年,王軍的父親王振江在新疆石油管理局澤普石油基地位于英吉沙縣的運輸處工作,住處與烏麥爾艾力家僅一路之隔。幾年的鄰里相處,兩家人親如一家。
????“王叔叔,您看,我這身衣服咋樣?”
????1980年春,從縣里的裁縫店取回新衣服,烏麥爾艾力喜滋滋地換上后,直奔王振江家。
????王振江上下打量一番,笑了:“歹歹的嘛。”
????做衣服的布料是王振江送的。
????“做套中山裝,等烏麥爾艾力結婚時穿?!蓖跽窠殉恋榈榈拿亓献铀腿r,烏麥爾艾力的父親堅決不要: “太貴了!你有3個兒子,花錢的地方多著呢?!?/p>
????王振江更堅決:“烏麥爾艾力跟我兒子一樣。王軍他們有的,他也得有!”
????王軍在三兄弟中排行老二,他和烏麥爾艾力年紀相仿,兩人都愛說笑,感情最好。
????1980年秋,王軍來到克拉瑪依油田上班,一年只能回家探一次親。但每次回家,他大部分時間都和烏麥爾艾力在一起。兩人湊在一起總有聊不完的話題。
????每次烏麥爾艾力去王軍家串門,王軍的奶奶都會專門把他叫到里屋,端出一些為他留的好吃的東西。
????王軍到克拉瑪依工作后,奶奶想他,可一看到烏麥爾艾力就高興。她說:“看到你就像看到王軍,心里就不空了?!?/p>
????“奶奶,我每個星期都來看您。”烏麥爾艾力怕她聽不清楚,又提高嗓門說:“一周里,如果我6天沒來,那第七天肯定來。”
????1982年,奶奶驟然離世。
????王振江難受得吃不下飯,王軍趕回家又需要幾天時間,烏麥爾艾力主動幫忙料理后事。
????當時,殯葬用品店還很少見。烏麥爾艾力跑了幾個村子,也沒找到會打棺材的漢族木匠,只好讓王振江畫了棺材草圖,請來維吾爾族木匠按圖制作。
????為了不耽誤出殯,找人刻墓碑、挖墓坑要同時進行。兩三天里,烏麥爾艾力騎著自行車,村里、墓地兩頭跑,終于幫著王家將老人的后事順利辦完。
????“接親用車的事,我來想辦法”
????1983年,烏麥爾艾力21歲了,家里開始為他籌辦婚事。
????當時,婚禮接親大多用毛驢車,條件好的可以用上拖拉機。烏麥爾艾力的父親想把兒子的婚禮辦得風光些,可又沒有門路借到拖拉機。
????烏麥爾艾力父親的心事被王振江看在眼里。
????一天傍晚,王振江來到了烏麥爾艾力家。
????“接親用車的事,我來想辦法!”他拍拍烏麥爾艾力的肩膀,告訴他。
????“王叔叔,真的嗎?”烏麥爾艾力驚喜萬分。
????“真的!你要成家了,叔叔為你高興。我來,就是看看有啥能幫上忙的?!?/p>
????王振江說到做到。他找到單位相關負責人商量好:借用食堂拉水的卡車,幫烏麥爾艾力接親。
????婚禮那天,新娘和娘家人歡歡喜喜地坐在車廂里,烏麥爾艾力穿著那件中山裝和十幾個朋友站在車斗里。接親路上,一路歌一路舞,半個村子的人都來看熱鬧。
????鄉(xiāng)親們擠在路上,踮起腳,張望著,議論著。村里的老人說,這是喀爾瓦西村第一次有人用卡車接親。
????“我就這樣東西拿得出手,你得收下”
????1985年,王振江調(diào)到澤普縣工作。
????“能不能不走?”烏麥爾艾力的父親很不舍。
????“我每年都會回來的,母親的墳還在這里。”王振江安慰他。
????搬家那天,烏麥爾艾力一家都來幫忙。
????烏麥爾艾力準備把一只棗紅色的柜子搬上車時,王振江伸手攔住了:“把它留下來,當個紀念吧?!?/p>
????“不行,不行。”烏麥爾艾力連連擺手。他知道這個柜子的來歷——
????1975年,王振江在庫車縣工作。當?shù)匾晃粷h族老木匠手藝很好,不用一顆釘、不用一滴膠,就能做出結結實實的柜子。他花了半個月工資,托人買了上好的松木料,請來老木匠打出了這只柜子。從庫車縣搬家時,王振江舍棄了很多家具,唯獨舍不下這只柜子。他用舊棉被把柜子裹得嚴嚴實實。八百公里的路程,柜子竟然沒有一點被磕碰的痕跡。
????在烏麥爾艾力眼里,這柜子太貴重了。
????王振江假裝生氣:“我就這樣東西拿得出手,你得收下!”
????第二年清明節(jié),王振江回喀爾瓦西村祭拜母親時,來到了烏麥爾艾力家。他把自己在澤普縣的新地址留給烏麥爾艾力,叮囑他一定要去家里看看。
????上世紀80年代,交通并不便利??柾呶鞔搴蜐善湛h相距近兩百公里。經(jīng)常倒班的烏麥爾艾力總是想辦法抽時間,每隔幾個月就要去王振江家一次。
????瓜果、羊腿、土雞……盡管家里并不富裕,但他從不空手去。
????1996年,王振江搬到阜康市居住。那里距離英吉沙縣一千六百多公里。
????無法見面的日子,烏麥爾艾力心里很是惦念。買第一部手機時,他最先存下的就是王振江和王軍的號碼。
????“給奶奶上墳的事,以后都交給我”
????2000年4月4日,烏麥爾艾力陪一位漢族朋友到墓地祭掃。英吉沙的漢族逝者,大多葬在那里。
????“我奶奶也在這里!”烏麥爾艾力像突然想起了什么,睜大眼睛,喊出聲來。
????見朋友不解,烏麥爾艾力就將與王家的情誼和當年幫忙料理王軍奶奶后事的經(jīng)歷說了出來。
????“王軍的奶奶,就是我的奶奶,我要找到奶奶的墓。”往事歷歷在目,烏麥爾艾力百感交集。
????當年奶奶下葬時,烏麥爾艾力就站在墓碑旁邊??墒菚r隔18年,墓地里立著三百多塊墓碑,從何找起?
????烏麥爾艾力鐵了心,挨個墓碑仔細辨認,終于找到了王軍奶奶的名字:李淑卿。
????那一刻,烏麥爾艾力流淚了,奶奶給他留的好吃的東西好像還在嘴邊,奶奶跟他說過的話也好似還在耳邊……
????他用衣袖擦拭著墓碑上的字,又圍著墳墓慢慢轉了一圈,伸手拔掉墳堆上零星的枯草。他知道,王叔叔和王軍兄弟三人都搬走了,來一趟太難。
????烏麥爾艾力趕緊讓朋友帶路,去鄉(xiāng)里買齊了香燭、干鮮果品等祭掃用品。他照著漢族朋友的樣子,先給墳墓培土,再擺放祭品、敬獻香燭。墳墓地勢較低,化雪或者下雨后容易積水,他找來鐵鍬,在墳墓一側挖出一條排水溝。
????祭拜之后,他撥通了王振江的電話:“王叔叔,我在奶奶的墳上?!?/p>
????“你說什么?你是說……”王振江在電話那頭沉默了。十幾秒后,烏麥爾艾力聽到了斷斷續(xù)續(xù)的抽泣聲。
????自從搬到阜康市,每年的清明節(jié)就成了王振江的一塊心病。他只能朝著母親墳墓的方向,跪地磕頭。
????“我沒有想到,真的沒有想到……”王振江的聲音抑制不住地顫抖。
????“我在呢,陪著奶奶呢……”烏麥爾艾力許下承諾:“王軍他們住得遠,給奶奶上墳的事,以后都交給我。”
????“孩子們,給我奶奶上墳的事你們不能忘”
????2016年,王振江過世。得知這個消息時,烏麥爾艾力泣不成聲。
????他叫來一雙兒女,鄭重地叮囑:“孩子們,以后我走了,給我奶奶上墳的事,你們不能忘!”
????除了每年清明節(jié)去給奶奶上墳,每年除夕烏麥爾艾力也去。每一次去,他都會把奶奶生前愛吃的食物擺在墓前,他會把家里的變化、村里的變化說給奶奶聽。
????2018年,王軍三兄弟打算為奶奶重修墳墓。8月,王軍回到喀爾瓦西村。相識四十多年的老友,重逢時都已年近花甲。
????在烏麥爾艾力家,王軍一進門就看到了那只棗紅色的柜子。它被放在客廳正中央,底下鋪著地毯,頂上蓋著綢布,光亮如新。
????王軍來到奶奶的墓地。時值盛夏,墳上沒有一根雜草。
????“謝謝你!”王軍哽咽著握住烏麥爾艾力的手,又緊緊相擁。
????今年清明節(jié),烏麥爾艾力照例掃完墓給王軍打來電話。電話里,王軍感慨地說:“好兄弟,你為奶奶掃墓已經(jīng)20年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