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yīng)激反應(yīng)無法預(yù)防,卻可以管理。針對如何改善不良睡眠狀態(tài)、保障良好睡眠這一問題,我市心理協(xié)會會員、二級心理咨詢師馬艷紅做出了解答,并提出了專業(yè)建議?,F(xiàn)整理如下——
????避免失眠前暗示
????睡眠是一種信念,也就是說,每一個不良睡眠的人背后都有一個不合理的睡眠信念,也就是失眠的前暗示。
????什么是失眠的前暗示?比如有人由于工作時間和強度的增加,希望能好好睡一覺,讓疲憊的身體恢復(fù);或有人希望利用居家時間好好休息。然而越是對睡眠的要求高,結(jié)果卻越是事與愿違,很多人反而睡不著,而且總是不自覺地想:“上次沒有睡好,今晚應(yīng)該不會又睡不好吧?”
????再舉個例子,假設(shè)我們第二天有很重要的工作安排,于是訂好了鬧鐘,早早就躺在床上,可結(jié)果卻到深夜還在床上輾轉(zhuǎn)反側(cè),好不容易睡著,沒多久又醒了,再也無法入睡。這件事情中,我們對明天工作的思考、要求自己今晚睡眠質(zhì)量要高的想法,就成為了失眠、早醒的前暗示。
????為了每晚的睡眠,我們可能做了很多準備,如關(guān)緊門窗、早早上床、甚至服用助眠藥物……但這些為睡眠而做的努力卻都成為了失眠的前暗示。絕大多數(shù)的失眠都是情緒性的,更多是一種焦慮情緒,它就是被一次次的失眠前暗示激活誘發(fā)。
????相信自身睡眠本能
????首先,我們要相信,睡眠是人自身的一種能力,不需要挑時間、地點,只要我們愿意,在任何情況下都可以入睡。
????有些人的睡眠不良狀態(tài)是逐漸加重的,他們會精挑細選自己的睡眠時間及地點。有心理專家研究過一些極端條件下的睡眠,證明我們的睡眠能力其實具有極強的可塑性:我們可以坐著睡覺,站著睡覺,甚至走路睡覺,這些說明睡覺是不挑姿勢的;可以在漆黑的夜里睡覺,也可以在陽光下睡覺,這說明睡眠是不挑光線的;可以在安靜的環(huán)境下睡覺,也可以在嘈雜的汽車上睡覺,這說明睡眠是不挑聲音的。
????參加救援的武警戰(zhàn)士可以在泥濘的救援現(xiàn)場睡覺,醫(yī)護人員可以在休息的片刻穿著防護服睡覺,我們平時可以在開會時入睡,在考試時入睡……事實上,人在各種條件下都擁有睡眠能力,睡眠的能力是會隨著睡眠環(huán)境反向提高的——即環(huán)境越差,人的睡眠能力越強;越是擇時、擇地選擇睡眠背景,我們的睡眠能力反而會越弱。
????睡眠是我們的本能,是自然而然的事,使用不同的助眠物品,會使我們不再信任和依賴我們的睡眠本能,反而不斷加重對身體以外的物品的依賴,使得睡眠能力越來越差。
????正如“睡”字本身,目垂即睡,所有關(guān)于睡眠的預(yù)期、規(guī)定實際上都是在干擾它的正常運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