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璐
甲醛對皮膚黏膜有刺激性,達到一定濃度可能引起身體不適、誘發(fā)疾病等危害擺在明面上,只要防治得當就不可怕;空氣檢測作假,因利益鏈條隱瞞真實結果,讓人擔驚受怕、掏錢治理等做法藏在暗處,才可怕。
伴隨著科學檢測的發(fā)展,人們健康意識的提高,大家對于室內環(huán)境的認識不斷加深,不止甲醛,苯系物、氨、氡等物質對于健康的影響也逐漸為居民熟知。不論是從“源頭上提防”——對房屋進行簡裝、挑選優(yōu)質建材,還是從“結果上治理”——進行權威檢測、及時開窗換氣,雖然目前市場上還沒有十分有效的甲醛治理手段,但在防治結合下,甲醛等物質對居民健康的危害總能解決。
然而,室內空氣檢測作假的行為卻貽害無窮。它不僅僅欺騙了消費者,擾亂了市場秩序,還可能增加居民的經濟、心理負擔,甚至因不準確的結果誤導居民的判斷,從而影響其身體健康。
室內空氣檢測機構故意將檢測結果調至超標,讓家中空氣質量合格的居民,白白掏出大筆費用購買其甲醛治理服務,心里還總擔心身體健康是否已經受損。網售檢測設備質量不合格,居民自測家中空氣質量不準確,誤以為空氣質量超標的房屋沒問題,放心居住后對身體健康造成危害。
實際上,面對居民越來越旺盛的室內空氣檢測需求,空氣檢測市場本來可以成為一片“藍?!?,只要能夠提供滿足消費者需求的合格檢測服務,何愁不能創(chuàng)造經濟價值?但某些檢測機構弄虛作假和目光短淺的行為,既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也將這片“藍?!睌嚦闪恕皽喫?。
當然,室內空氣檢測這一新興市場的規(guī)范與發(fā)展或許還需要時間,但面對當下居民的迫切需求,希望具有權威資質的檢測機構能夠越來越多,而且多從“幕后”走向“臺前”,為居民指明方向、排憂解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