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核病離普通人遙遠嗎?如何判斷自己患的是感冒還是肺結核?哪些措施可以有效預防肺結核?
針對市民關注的熱點問題,記者對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衛(wèi)生監(jiān)督所)結核病防治專家李程瑜進行了專訪。
今年是防治肺結核關鍵節(jié)點
記者:我們注意到,今年的主題使用了三個“全”,您能給我們解答一下其中的深意嗎?
李程瑜:今年的主題強調了“全面行動、全力投入、全民參與”,這三個“全”體現(xiàn)了我們在結核病防治工作中的全方位、多層次和全社會共同參與的理念。全面行動意味著從政府到社區(qū)、從醫(yī)療機構到個人,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要積極參與;全力投入則強調了資源的集中和政策的支持;全民參與則是呼吁每一位公民都要有防治結核病的意識,共同努力終結結核病。
記者:今年的3月24日是《全國結核病防治規(guī)劃(2024—2030年)》印發(fā)后的第一個“世界防治結核病日”,您認為這有什么特別之處?
李程瑜:今年的“世界防治結核病日”的特別之處在于,它是該規(guī)劃實施后的第一個重要節(jié)點。這個規(guī)劃為我們未來幾年的結核病防治工作指明了方向,設定了具體目標。因此,今年的宣傳活動不僅是常規(guī)的宣傳教育,更是對新規(guī)劃的廣泛宣傳和動員,確保全社會都能了解并支持這一規(guī)劃的實施。
記者:大家總以為結核病離我們很遠,是這樣嗎?
李程瑜:實際上,結核病并沒有離我們很遠。盡管現(xiàn)代醫(yī)療條件有所改善,但結核病仍然是一個全球性的健康問題,尤其是在一些發(fā)展中國家和地區(qū),結核病防治形勢依然嚴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65歲以上老年人群、糖尿病及使用免疫抑制劑患者等易感染結核病人群增加,促進了疫情的回升。
社會發(fā)展、交通工具大幅提速,人員流動和交流增加,增加了結核病傳播的機會。因此,我們不能掉以輕心,必須保持警惕,積極參與防治工作。
人人都有可能得肺結核
記者:如何判斷自己是感冒后遺癥還是患上了肺結核?
李程瑜:感冒和肺結核的癥狀有時會相似,比如咳嗽、發(fā)熱、乏力等。但肺結核的癥狀通常持續(xù)時間更長,且伴有夜間盜汗、體重下降、咳血等。如果咳嗽、咳痰癥狀持續(xù)超過兩周,尤其是伴有咳血或體重明顯下降,應及時就醫(yī),進行胸部X光或痰液檢查以明確診斷。同時,廣大居民應積極參加全民體檢肺結核篩查,做到早發(fā)現(xiàn)、早診斷、早治療。
記者:肺結核有哪些不為人知的危害?
李程瑜:肺結核不僅影響肺部健康,還可能導致其他器官的感染,如骨骼、腎臟、腦膜等。此外,肺結核患者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會發(fā)展為耐藥性結核,治療難度和費用都會大大增加。長期患病還會影響患者的身體健康,造成患者喪失勞動能力且易將疾病傳播給家人或周圍的人,甚至導致死亡。
記者:哪些人更容易患肺結核?
李程瑜:人人都有可能得肺結核,但以下幾類人群更容易患肺結核:免疫力低下的人,如幼兒、老年人、營養(yǎng)不良者、HIV感染者、糖尿病患者;在通風不良環(huán)境中集體生活和工作的人群:如建筑工人、學生等;以及醫(yī)療衛(wèi)生工作者和患者的家人、同事、同學等經常接觸結核病患者的人群。
記者:市民應該如何預防肺結核?
李程瑜:第一,市民應保持良好的個人衛(wèi)生習慣,如勤洗手、咳嗽時掩住口鼻;第二,保持室內通風,避免長時間待在密閉空間;第三,加強鍛煉,提高自身免疫力;第四,定期進行健康檢查,尤其是高風險人群;第五,及時接種卡介苗,尤其是兒童。
終結肺結核離不開每一個“你”
記者:克拉瑪依市在防治肺結核方面有哪些值得借鑒的經驗和做法?
李程瑜:克拉瑪依市在防治肺結核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具有一定的借鑒價值,例如:加強社區(qū)健康教育,提高市民的防治意識;建立完善的結核病監(jiān)測和報告系統(tǒng),確保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提供免費的治療藥物并提高醫(yī)保報銷比例,減輕患者經濟負擔;持續(xù)加強醫(yī)療衛(wèi)生人員的培訓,提高診療水平;利用移動互聯(lián)網等新技術,借助手機APP和智能電子藥盒,為患者提供健康管理服務等。
記者:從今年的“世界防治結核病日”宣傳方案可以看出,我市今年的活動內容非常豐富,您能講講今年活動的亮點嗎?
李程瑜:今年我市的“世界防治結核病日”宣傳活動亮點紛呈。首先,我們組織了大規(guī)模的社區(qū)健康講座和義診活動,邀請專家為市民提供免費咨詢和檢查。其次,我們與克拉瑪依融媒合作,通過新媒體和傳統(tǒng)媒體廣泛宣傳結核病防治知識,提高了公眾的認知度。我們還與學校合作,開展結核病防治知識進校園活動,從小培養(yǎng)孩子們的健康意識。此外,我們還在克拉瑪依市主要建筑開展了“亮燈行動”,進一步擴大宣傳影響面。
記者:我們真的可以終結肺結核嗎?
李程瑜:終結肺結核是一個艱巨但并非不可能的任務。通過全球范圍內的共同努力,加強科學研究,提高診療水平,普及防治知識,我們有望在未來幾十年內大幅降低結核病的發(fā)病率和死亡率。雖然道路漫長,但只要我們堅持不懈,終結肺結核的目標是可以實現(xiàn)的。